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34

《属天的奥秘》摘录

《属天的奥秘》摘录

34.属灵真理是无法理解的,除非知道以下普遍原则:

(1)宇宙万物为成为某种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以及它们的结合有关;因而都与爱和信,以及它们的结合有关。

(2)人拥有意愿和理解力,意愿是良善的容器,理解力是真理的容器。人里面的一切事物都与这两者及其结合有关,正如一切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以及它们的结合有关。

(3)有一个内在人和一个外在人,它们就像天堂和世界那样彼此不同;然而,它们应该构成一体,以便人能成为真正的人。

(4)天堂之光是内在人所处的光,世界之光是外在人所处的光;天堂之光是神性真理本身,也就是一切聪明的源头。

(5)内在人中的事物与外在人中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因此,它们各自以一种不同的形式显现,以便它们只能通过对应学被领悟。

除非知道这些和其它许多事,否则,除了那种不协调的观念外,对属灵和属天事物形成任何观念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脱离了这些普遍原则,外在人的经验和知识对理性人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几乎没什么用处。由此可见这些信息何等必要。关于这些普遍原则,详情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

属天的奥秘 #2526

2526.“我做这事

2526.“我做这事是手洁的”表示出于对真理的情感,因而出于全部能力,这从“洁”和“手”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原文,“洁”是以一个也表示干净和纯洁的词来表达的。“手”论及真理,表示力量,因而表示如此思考的能力(878节)。“我做这事是心正手洁的”之所以表示出于纯真和简单的良善,出于对真理的情感,因而出于全部能力如此思考,是因为正是纯真使得良善成为良善,正是良善使得真理成为真理。当这些按其适当顺序存在时,如此思考的全部能力也就存在了。显然,这些事就体现在这些话中,因为一颗表示良善的正直、完整或完美的心是不存在的,除非纯真在良善里面(如刚才所述),由此使它成为简单的良善。论及真理的无可指摘、干净或纯洁的手是不存在的,除非良善被包含在真理里面,也如刚才所述;也就是说,除非对真理的情感存在。当思考或思维来自这些事物时,它也来自全部能力或力量;能力或力量同样由“手”来表示(878节)。

属天的奥秘 #4018

4018.“正对着羊

4018.“正对着羊群;它们来喝的时候,就发热配合”表甚至直到对真理的情感里面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即与属世层里面的良善并真理的结合能得以产生。这从“来喝的时候发热”的含义清楚可知,“来喝的时候发热”是指一种强烈渴望。“发热”表示一种强烈渴望,这是显而易见的;“来喝”表示对真理的情感(参看4017节)。“正对着羊群”之所表示与属世层里面的良善并真理的结合能得以产生,是因为这句话含有看见,以及由此激发情感的意思;事实上,属灵事物就是以这种方式被联结到一个人身上。此外,真理与良善的一切植入,以及一切结合都是通过情感实现的。若人对所学习的真理与良善没有情感,那么它们虽进入记忆,但却像被微风吹到墙头上的羽毛那样附在那里。
至于进入记忆的东西,情况乃是这样:凡不带着情感进入的,都掉入记忆的阴影部分;凡带着情感进入的,则进入记忆的光明。每当唤起具有相似性质的主题时,在光明中的事物就能被看见,并且显得清晰、生动;而隐藏在周围、处于阴影部分的事物则不然。这就是爱之情感的效果。由此可见,真理的一切植入以及它与良善的结合都是通过情感实现的;情感越深,这二者就结合得越牢固。情感的强烈渴望在此是指至内在的情感。
不过,真理无法被植入在良善中,并与其结合,除非通过对真理与良善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作为其源头的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中涌出的。但邪恶与虚假却能通过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而被植入和结合,而这些情感则是从作为其源头的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涌出的。既如此,并且由于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人里面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故经上在此处和下文提到羊群来喝的时候就发热,这句话就表示这类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